法國社會近期掀起“捍衛(wèi)正統(tǒng)法語”風暴,法語高等委員會(CSLF)月初提出將一批為數(shù)約2400個詞的新串法列入正規(guī)教學課程,激起爭議。民眾尤其不滿部分具特色的揚抑符號消失。改革亦引起法蘭西學院跟政府唱反調,雖然有關指引是基于該學院1990年通過的串字修訂建議,不過法蘭西學院秘書反對官方強制改革。
CSLF本月4日通過修訂串字方案,規(guī)定教師須以此作為“參考”,預期今秋學期列入教學課程,不料觸發(fā)巨大社會爭議。在大約2400項的拼字改變中,最受關注的是揚抑符號“^”(circonflex),激起不少網(wǎng)民不滿。部分詞語的字母i和u上的揚抑符號將刪除,字母o上的揚抑符則依然保留,若刪去揚抑符會改變詞義,便不會刪除。
世界主要文字改革例子
影響約2400字 允彈性采納
部分改變的生字將令串法符合法語一貫發(fā)音原則,減少混亂,“oignon”(洋蔥)刪去i,變成“ognon”便是一例。印刷商有權選擇是否采用新串法,教師亦不會因為學生堅持用舊串法而加以懲罰。
上述改革建議觸發(fā)巨大反彈,社交網(wǎng)絡上有數(shù)以千計網(wǎng)民表達不滿。“#ReformeOrthographe”(串詞改革)和“Jesuiscirconflex”(我們都是揚抑符)上月初因此一度成為Twitter在法國最熱門標簽。
部分法國文字新舊寫法
反對者認為這項改革令法文“變蠢”,其中一人說:“語言正是因為復雜而豐富美麗”。另一網(wǎng)民則質疑不能遷就學生而削足就履。部分右傾政客也加入戰(zhàn)團,將串字之爭提升成捍衛(wèi)法國文化之戰(zhàn)。極右國民陣線一名副主席聲言“法文是我們的靈魂”。
權威法蘭西學院專家:反對強制改革
法國教育部宣稱,此舉得到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Francaise)支持??墒菍W院終身秘書卡雷爾當科斯(Helene Carrere d"Encausse)和其劃清界線,指院方“立場從未改變,就是反對所有拼字改革,但有條件下同意少部分簡化,并不得由官方強制,亦要經得起時間考驗”。她說﹕“法國的悲劇是教育系統(tǒng)崩潰導致貧富差距日趨嚴重。問題不在于是否為學生提供便利、是否保留揚抑符,而是全面檢討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