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登封網訊 房地產“場外配資”近日引發(fā)了熱議。正在逐漸加大的杠桿,雖然據(jù)估算遠沒有達到觸發(fā)金融風險的程度,但趨勢和跡象已經很明顯,考慮到房地產市場巨大的體量、影響力和在中國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程度,過高的房地產杠桿應引起警惕。
如果按照20%首付計算,購房者使用的是5倍杠桿,如果首付款中有一半資金來源于融資,則購房者使用了高達十倍的杠桿。加杠桿購房此前雖有,但比較罕見,近期上海鏈家被要求下線金融產品,這一房產中介機構“場外配資”行為才浮出水面。鏈家的模式,就是為首付資金不夠的買房者提供資金。假如首付要200萬元,購房者只能拿出100萬元,缺少的100萬元由中介公司的金融服務墊上。這種以金融服務促買賣成交的方式,在房產中介公司中并不鮮見。
杠桿購房,增速上揚的趨勢很明確:2月28日,世聯(lián)行發(fā)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去年一共發(fā)放了“家圓云貸”32209筆,放貸金額為29.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5.05%、51.90%,該產品為公司帶來收入4.15億元,同比增長69.54%。
存量規(guī)模已經不小。截至2月29日,鏈家理財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其成交金額為180.5億,發(fā)放收益17.9億,用戶規(guī)模31萬。據(jù)估算,整個中介行業(yè)通過“場外配資”實現(xiàn)的購房成交金額早已超過1萬億元。
這些現(xiàn)象目前主要只在一線城市,但隨著房價上漲,已經開始向二線城市蔓延。
在去庫存化的大方針之下,各地出臺了不少促進消化的措施,可謂各具特色。其中,有些具備了促進“超級杠桿”屬性的,尤其需要提高警惕。例如,3月1日,沈陽市政府出臺樓市新政,規(guī)定公積金連續(xù)繳存時限由6個月降為3個月,對畢業(yè)未超過5年的高校、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在沈購買商品房的,首付比例實行“零首付”政策,最高貸款額度為單方60萬元、雙方80萬元。“零首付”幾乎等于把杠桿放大到了無限大。
誠然,作為今年中國經濟重要舉措的“去杠桿”是結構性的,并非所有領域都要去杠桿,目前居民部門的杠桿并不高,杠桿或許還存在加大的空間。例如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央行上??偛颗e行記者會答記者問時,就曾詳細解釋了在房地產去庫存方面,加杠桿與去杠桿如何平衡的問題。周小川表示:個人住房貸款在銀行總貸款的比重相對偏低。周小川還表示,如果中國想控制杠桿率,關鍵還是如何應對企業(yè)杠桿率過高的問題,而不是家庭部門的問題。
但是房地產杠桿目前太平無事,并不意味著可以從此高枕,購房者當中的自住房或許問題不大,但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投資需求,他們對價格下跌十分敏感,這個群體的杠桿過大、不透明都存在潛在的金融風險,跟股市場外配資加大杠桿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盡管作用、形式、細節(ji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