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悉心照料的旅客此時也已逐漸恢復記憶,經過民警再次提示,該旅客突然一拍腦門,原來寄存憑證就在他的上衣口袋里。一場虛驚的尋包戰(zhàn)圓滿結束,恢復記憶的旅客說出了事情的經過,他是江蘇人,來唐山與二十年未見的大學同學聚會,中午喝了一斤白酒,但下午要到北京會見一名重要客人,考慮到自己當時喝已頭暈腦漲,潛意識里怕重要物品丟失,于是在開車前十分鐘將行李寄存了到了寄存處,檢票時由于車票一并放在包里寄存了而無法進站,記憶徹底斷篇兒。(央視網)
同學聚會本是件高興的事兒,氣氛好難免喝得興頭也高,這本無可厚非,可是帶著醉酒的勁兒乘火車,忘了包放哪兒就誤認為是丟了,一時尋不到還大鬧車站派出所值班室,結果卻是個烏龍。其丟包尋包的情節(jié)過程曲折,幸虧我們的民警理性文明執(zhí)法,耐心照顧醉酒旅客,細心尋找丟包下落,否則該名旅客借著醉意不知要鬧出什么亂子來。民警的良好素養(yǎng)似乎更加反襯出醉酒旅客的在文明出行方面的欠缺。
其實近幾年,大到故宮文物被刻字、飛機上打架致航班折返,小到公共場合大聲喧鬧、車站安檢口屠宰牲口等等,人們對出行中的不文明現(xiàn)象似乎屢見不鮮,各種對文明素質的呼吁也一直保持最強音,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對自己的不文明行為帶給其他人的危害不能深入理解。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醉酒出行,身上帶有濃濃的酒味乘坐火車,是否應該考慮下別人的感受?火車本來就空閑有限,密封性較好,稍有氣味便很難快速揮發(fā),別人本來美好的旅程因為身邊來了一位醉漢而美夢破碎、輾轉難眠,這是要造成多大的罪孽?
醉酒時丟三落四,易耽誤行程,給自己帶來不便。更何況醉酒狀態(tài)下意識不清,對自己所作所為根本無法自我控制,人身財產安全存在巨大隱患不說,借著酒勁大聲喧嘩、胡作非為,甚至破壞火車上的設備設施、跳下站臺走入線路,那就是更是人命關天的事了。該旅客如能想到這些可能后果,何不在飲酒前先對自己接下來的行程做個合理籌劃、規(guī)避這些不必要的風險?也許有人要說:不就飲個酒么,考慮那么多反而敗壞了飲酒的興致。我想說行樂固然重要,但是安全出行始終是第一,請勿為興致留遺憾。旅客醉酒丟包后情緒激動、甚至大鬧派出所值班室,最后清醒過來發(fā)現(xiàn)包還是自己寄存的,這給我們民警的正常執(zhí)法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擾,想必這次的同學聚會也因此留下了不小的遺憾吧!
所以,為自己的行程考慮,也為他人免去不必要的麻煩,請每個人出行時務必保持良好的出行狀態(tài),遵守公共場所的各項規(guī)定,給自己和他人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出行環(huán)境。醉酒出行折射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文明出行卻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作者:何中正)